石頭說話:耶路撒冷 Jerusalem
自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哈馬斯衝突以來,中東一帶的旅遊業大受影響,香港的普通旅行團及基督教的朝聖團對以色列都望而卻步,代局勢平靜下來才再會出發前往以色列。有見及此,未來數期專欄都會為大家分享以色列的景點,希望讀者望梅止渴,對局勢平靜下來才親自前去聖地遊覽。
首先介紹的是耶路撒冷舊城。若果大家前往耶路撒冷,首先感覺到的,便是要向山坡進發,因為耶路撒冷位於山上,海拔大約七百多公尺。
在以色列人未進入迦南地之前,耶路撒冷已經有人居住,而且城池非常堅固。
![]() |
|
| 亞馬拿書信Amarna Letter |
公元前14世紀,耶路撒冷的統治者Abdi-Hepa寫給埃及第18王朝法老阿蒙荷特三世Amenhotep III的書信。書信現在收藏於德國柏林別加摩博物館Pergamon Museum。
故此聖經記載,居住在內的耶布斯人譏笑大衛,不能佔領耶路撒冷。最後大衛奇兵突襲,率以色列軍隊從水道爬入城內,攻佔耶路撒冷。
「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,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。耶布斯人對大衛說:你若不趕出瞎子、瘸子,必不能進這地方;心裡想大衛決不能進去。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,就是大衛的城。當日,大衛說:誰攻打耶布斯人,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、瞎子。」
(撒母耳記下5:6-8)
![]() |
|
| 大衛城City of David繪圖 |
在以色列人數百年的經營下,耶路撒冷不斷擴建,城牆不斷向外遷移。但在公元前586年,耶路撒冷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陷,城牆和聖殿被毀。

在公元前八世紀,猶大王希西家的統治底下,耶路撒冷城已經由狹長的大圍城向西、向北擴展。
圖中黃色的範圍,是大衛城原本的大小。中間紅色的範圍,是所羅門時期的耶路撒冷城。外圍橙紅色的範圍,是希西家王時期的耶路撒冷。(耶路撒冷大衛塔博物館)
![]() |
![]() |
| 寬牆Broad Wall |
1967年中東六日戰爭之後,以色列佔領了東耶路撒冷,從此東西耶路撒冷再次合而為一。以色列展開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,在耶路撒冷舊城的猶太人區,發掘了一段城牆,經過研究,確認是南國希西家王時代,為了預備抵抗亞述軍隊而修築的城牆。這段城牆在舊約聖經尼希米記也有提及。
「其次是銀匠哈海雅的兒子烏薛修造。其次是作香的哈拿尼雅修造。這些人修堅耶路撒冷,直到寬牆。」
(尼希米記3:8)
因篇幅所限,下期再續。